上海新茶网:当轮椅装上“航天心”:上理MBA学子创业手记里的硬核突破

博主:Admin888Admin888 03-13 51 0条评论

上海新茶网:当轮椅装上“航天心”:上理MBA学子创业手记里的硬核突破

“百年沪江,思学志远”。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积极把握中国与全球发展的历史机遇,响应时代号召,鼓励上理学子积极投身创新创业实践,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近期,同科数科杯第一届“志远+”创新创业项目大赛顺利举行,参赛选手面对时代赋予的机遇与挑战,展现出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上理管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策划推出“志远+”创新创业项目大赛获奖团队系列专访,深入探寻他们的心路历程和背后故事上海新茶网。本期推出二等奖项目——电动轮椅获奖团队专访。

电动轮椅(金田)

奖金:¥70,000

可以对团队成员和获奖项目进行一下介绍吗?

金:我们团队成员主要包括三部分:项目团队带头人金田(上海理工大学12届能动学院毕业生,管理学院23级MBA在读);设计研发团队由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学院缪珂老师带领;材料应用与生产团队由企业中挑选出的专业领域人才组成。

本项目旨在设计并制造一款以关注使用者舒适与便捷为目标的新型轮椅产品,并争取冲击红点和IF等国际设计大奖。原型机预计将于2025年第四季度问世,届时大家将能看到一台使用航空航天材料制造、具备多种智能功能的新型轮椅。

Q你是如何萌生这个项目的创业想法的?又是怎样的契机让你决定开启这次创新创业之旅?

金:项目萌生的起源是一开始想要给长辈购买一台乘坐更舒适、使用更便捷的轮椅。然而在市场上,可以买到的产品只有传统的钢管加帆布的折叠轮椅,或者是在此基础上增加电机、但更重更不方便的电动轮椅。凭借多年复合材料生产和研发经验,我立刻想到要在材料上做些文章。不过,繁忙的工作让这个想法始终未能付诸实践。

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重新回到校园以后,创新创业课程需要以小组的形式提交一个创业项目,这让我重新拾起轮椅的想法,并在小组成员的头脑风暴中逐步完善产品和项目构思。专业的管理思维赋予这个项目更多的可行性和更清晰的设计理念。最终在课程结束后,我将课程汇报PPT转变成设计方向,并与缪老师团队展开沟通,多年前一个不成熟的构思终于开始落地。

Q这次创新创业比赛过程中,有没有发生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事情?

金:当听说有这次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后,我立刻产生要带这个项目去试一试的想法。一是想要试试这个产品和项目的成色,看看究竟是不是一个合格创新项目;二是希望通过多轮比赛过程,获取更多专家评委的专业意见,进一步完善产品和项目。让我收获最大、印象最深的是在决赛中,当踪家武校友问到我关于产品市场定位的问题时,把我难住了爱上海龙凤419。实际上,对于这个产品的定位可以通往两个方向:一种可以极致压缩成本,利用公司本身原材料的优势,把售价做低;另一种则是将产品定位到最高端,追求最卓越的品质。最终,专家评委告诉我市场上缺少的就是后者。我也在决赛现场下定决心,不再犹豫,要把产品做到最极致。上海龙凤419

Q上理管院的学习氛围和学术资源,对项目的发展起到了哪些关键作用?有没有哪位老师或者课程给你的创业想法带来重要启发?

金:在张峥老师的创新创业课堂上,我重新获得了年少时的干劲。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加持,以及与各年龄段、各行各业背景的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与头脑风暴,我感受到自己的这个项目逐渐变得丰满起来。通过上理管院的学习生活,我逐渐找回自己曾经擅长的领域,唤醒脑海中的创意思维方式。

Q当时在备考时为什么会选择上海理工大学?

金:从2008年第一次进入上海理工大学的校园起,四年时光使我收获了成长与荣誉。在决定考研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要报考母校,回到这个助力我成长成功的地方。母校的亲切感是任何其他高校与世界名校均不能代替的。

Q在上理度过的研究生学习生涯,有哪些收获?对学弟学妹们又想说些什么呢?

金:重返校园后,我即刻重启运动队训练生活。虽没能重返熟悉的"土方车"橄榄球队,但伴随篮球队和足球队征战"阳光杯"赛事所体验到的激情澎湃之感,也已阔别多年。在课堂上,与跨年龄段、跨行业背景的同学开展学术探讨的场景,也是职场环境中难以复现的宝贵经历。希望非全日制同学以及学弟学妹们能够尽可能参与线下课堂教学,相信一定能获得超越预期的收获。在上理硕士研究生的学习生涯虽已接近尾声,但我仍感到意犹未尽,或许继续深造DBA又何尝不失为一种选择呢。


上海419论坛
The End

发布于:2025-03-13,除非注明,否则均为爱上海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